可打印核心装备的关键部件
美国兰德智库在一份题为《3D打印:先进制造技术促进供应链改革》的报告中指出,3D打印技术已进入向军用、商用和民用领域快速普及的阶段。统计数字显示,在全球13个主要国家的所有涉及3D打印技术的用户中,军方的业务量正以平均每年1.2%的速度增长。
正因如此,近年来各主要军事强国开始进行相关布局,以适应军用3D打印技术快速普及的需求。例如,欧洲防务局2016年底启动军用增材制造项目,旨在验证3D打印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可行性及其可能产生的积极影响;美军以军种为单位,大力推广增材打印项目,并尝试将基于3D打印技术的“移动远征实验室”部署到前沿战地,研究如何利用3D打印技术进行装备维修保障。
网络攻击构成最大威胁
尽管3D打印能够完美地“制造”出各种军用零部件甚至整体装备,但这并不代表该技术已走向“完美”。实际上,3D打印也存在技术软肋,容易遭受网络攻击。
通常,黑客通过对成功入侵的3D打印机进行重新编程,使打印出来的军用装备或零件存在缺陷,在使用中引发危险。例如,将打印材料的温度稍微升高或降低,其内部化学结构就会产生变化,打印出来的产品表面看没有任何问题,但强度大大降低。如果打印的是核弹发射装置或潜艇外壳等关键物资,一丝一毫的强度变化或配件错位,最终都将带来安全风险。
军用供应链条或被重塑
分析认为,3D打印技术的成熟和普及,将为军事后勤保障领域带来根本性改变。
首先是装备保障和维修速度大大提高。现代战场形势瞬息万变,武器装备随时面临被损毁的危险。而在许多情况下,传统保障手段无法及时送达所需的零部件,影响受损装备的修复速度。如果将3D打印设备送到前线,将大大加快这一进程。有报道称,美军在阿富汗战场上部署的可移动3D打印实验室,可以把铝、塑料和钢材等材料现场加工成所需零部件,如此一来,前线不再需要传统的制造链和供应链支持,后勤保障和维修速度将得到大幅提升。